24小时咨询热线
点击数:423 时间:2022-04-14 12:50 来源:中南大学
本网讯 3月18日,国际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NI期刊;IF:14.919)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布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运动系统损伤修复研究中心主任谢辉教授团队题为“Aged bone matrix-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s a messenger for calcification paradox”(衰老骨基质来源胞外囊泡作为信使参与“钙化悖论”)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湘雅医院谢辉教授和陈春媛特聘副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王振兴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第一作者,罗忠伟博士、李付杏子博士和曹加助理研究员等为该论文的重要参与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单位。
衰老骨基质来源胞外囊泡参与骨与血管“钙化悖论”形成的机制模式图
骨骼约占人体总重量的五分之一,是人体中最大的器官之一。骨骼是一种代谢高度活跃的器官,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地重塑,即旧骨被破骨细胞移除并被成骨细胞合成新骨取代,从而使成人骨骼每10年就会完全翻新一次,这注定骨骼终生持续释放大量无机物与有机物。骨细胞存在于骨基质中,数量多(占骨骼细胞的90-95%)、寿命长(达数十年)、辐射广(其表面大量向外延伸的树状突触长度总和达到约17.5万公里),彼此之间以及与骨表面上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相互连接,形成广泛的神经元样细胞投射网络。
谢辉教授团队研究发现,骨基质胞外囊泡(B-EV)主要由骨细胞分泌。在破骨细胞骨吸收的过程中,B-EV被释放到骨髓腔中,并能随血液循环转运到血管组织。来源于衰老机体的B-EV(AB-EV)能显著促进BMSC成脂分化和VSMC成骨样转分化;将其经骨髓腔注射到小鼠体内,导致骨量减少和骨髓腔脂肪增多,并加剧血管钙化。然而,来源于年轻机体的B-EV(YB-EV)则无上述功能。骨吸收抑制剂阿仑膦酸钠(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一线骨质疏松治疗药物)能明显抑制AB-EV的释放,显著减轻老年去卵巢小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骨量减少和骨髓腔脂肪堆积,并能明显缓解去卵巢(因雌激素缺乏引起破骨细胞骨吸收增加)引起的小鼠血管钙化加剧。机制研究表明,AB-EV富集miR-483-5p和miR-2861,其中miR-483-5p介导AB-EV促进BMSC成脂分化和骨-脂失衡,miR-2861则是介导AB-EV诱导VSMC成骨转分化从而促进血管钙化。上述研究揭示了AB-EV在骨内调控骨代谢和跨器官影响血管钙化进程这一新型的“骨-血管轴”调控模式(图1),还发现阿仑膦酸钠通过抑制骨吸收同时改善老年机体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为老年骨质疏松症和血管钙化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易小平、肖茜联合研究团队在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研究中连续发表系列成果
2023-12-11 13:15
湘雅医院中西医协同医工交叉团队科研成果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
2023-12-11 13:14
学校组织开展2023年基层党建调研考核工作暨专职组织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
2023-12-08 16:01
湘雅二医院多学科联合打造“双性人”新人生
2023-12-06 15:48
中南大学荣获2023年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4项
2023-12-05 15:15
2023低温生物学与生物样本活库国际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2023-11-22 15:07
公共管理学院新增2个研究中心实践基地
2023-11-18 14:27
【十年·行远】张妍:梦开始的地方
2023-11-17 15:11